今年8月份的洛杉矶创业圈,突然爆出了一笔巨额融资:在线招聘公司 ZipRecruiter 宣布完成A轮融资,金额高达6300万美元。
根据美媒Dowjones Veturesource的数据,2014年第二季度138亿美元被投入了917宗创投项目中,创下了14年以来的新高,换言之,2000年人类的互联网泡沫后,迎来了又一次风险投资的新高潮。
传统上,对创投活跃度的评价指标是A轮融资,但2014年投资的特色是大都集中在后期,能够达到过5000万的融资规模而且是A轮,即使在这个热火朝天的市场也不啻为一个天文数字,可见VC界对这一领域强势看多。
这家2010年初创,在厨房餐桌上起步的公司,为何受到如此青睐呢?
ZipRecruiter有强大的技术含量,它号称以算法为基础,提供收集、匹配和管理的解决方案,让中小企业能在人才招聘时与世界500强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CEO Ian Siegel 在接受采访时不无得意的说,ZipRecruiter盈利正在以100%的速度增长,每个月有超过3万的新职位在平台上得到发布,仅今年服务使用量已经超过3年的总和。
而ZipRecruiter绝非孤例。根据统计,美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近两年涌现出来的初具规模的初创公司就超过了100家。其中排名前50家提供人力资源技术投的初创公司资额超过5.6亿,而提供员工教育培训相关的前50名的初创公司融资额超过8亿美金。
在知识经济中,人,就是经济,管好人就是守住生意。
当软件吃掉全世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变局巨大;互联网让世界越变越平,阿里巴巴上市,缔造了美国股市的融资记录,搅动了美国商业界的神经,海外企业对中国企业的管理文化充满好奇,希望探究“外来和尚”怎么念经;中国企业出海,则必须适应海外水土,成功招兵买马、才能顺利开疆拓土。
10月30日定名为“东方遇到西方”,全球500强企业和中国500企业人力高管峰会移师中国上海召开,从记者获得的会议日程看,中方出席企业囊括了阿里巴巴、 腾迅、百度;美国出席企业则包揽苹果、谷歌、英特尔、IBM等全明星阵容;大会是闭门峰会,但此次邀请了一家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高科技企业-枇杷派分享未来招聘。
未来的招聘和人才管理究竟什么样?
枇杷派CEO赵灵彦说,人人都在谈大数据,要让数据发挥作用,首先得有数据,对HR来说就是要把整个招聘和人才管理流程数字化,抛弃传统的纸质或Excel方式,利用系统来管理你的流程。
招聘网站已经进入了我们的职业生活,现存的传统招聘巨头和新兴科技公司有什么本质差别?
赵灵彦解释称,“如果具体解释,现有的模式就是卖简历,用互联网手段集中收集,然后卖,卖了是不是还需要人读?读了是不是很多工作还需要人来管?比方给面试者反馈?…我们认为,卖简历行将过时…一个大问题是死简历,这没有给企业人力资源高管提供高科技附加值。”
人力资源的核心议题,就是用方便和低成本的方式找到合适的人,其中最关键的,还在于大数据的应用。
硅谷的Riviera Partners, Gild, TalentBin 等一些明星初创公司都在融资上表现不俗,其根本就是因为在数据挖掘上有所作为。随着技术进步,在有效的算法设计下,职位的潜在合适对象可能从LinkedIn,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络中被筛查出来,可能在已有储存简历、申请、员工信息中寻找出来,同时整合进性格测试,专业考试等所有能找到相关数据,为HR们匹配出岗位最适合的人选。
枇杷的技术实现中,例如读简历这件事,就是通过大数据评测和配对,帮助HR把完全不靠谱的简历先丢掉,专业的HR宝贵的精力放在少数好简历上面。
他引用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数字商务中心的首席研究科学家和副主任、曾著有《企业2.0:帮助企业迎接最严峻挑战的全新协作工具》的Andrew McAfee的话,描述了一个未来招聘得技术场景。
就像美国政府的DARPA发明了让人震惊的军队机器人,驮运疾步行军物资,枇杷派就是希望打造一个巨大的、融合大数据、机器猎头、死简历激活等全方位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的大机器人,可以帮助解脱人力经理初筛等繁琐的工作、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解决多数简历网站面对的死简历问题,就像钢铁侠的盔甲,人力资源经理穿上它,能更高效、精准、轻松的完成工作,千里马通过这个高效的机器算法平台,有助于更快找到正确的伯乐。
一个为人力资源管理经理打造的机器战衣
枇杷派针对死简历,就是应用大数据搜索技术,实现复活;此外技术还包括帮人力高管分担简历筛选,实现机器配对,并且自动完成招聘全流程的管理和互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目前技术的进展,也越来越体会人的心意。帅气漂亮、声音好听、举止得体如果为公司形象加分,现在这些也可以让机器帮助。
出现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HRTech峰会上的视频面试公司HireVue就可以自动分析视频来判断一个人的谈吐和自信度,是不是高、大、上。
赵灵彦称,未来可能用不了多久,除了自动分析简历,机器还可以自动获取个人社交等全面信息,自动保持简历活性,更智能地还可以从积累的数据中分析出在公司里面稳定又有能力的员工都具有那些特征。再把这些特性反馈回招聘的环节中,帮助你找到以后更有可能成为公司明星的员工,而且,评测和寻找的方式也更加全面、趣味、多元。
目前,人力资源高管们还正在将游戏引入到人力资源领域。
2012年,被外界认为是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Oracle的颠覆者的Salesforce.com高价收购云基础社交管理公司RYPPLE,希望将奖励,技能,目标等游戏化的设计加入到人力资源的管理当中去,尤其在团队建设中帮助经理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提高团队成员的参与感。如今,这股风越刮越旺。硅谷2015年收购大热门的预测名单上的Bunchball, Badgeville, BigDoor和Gigya,都是专门为企业内部管理系统设计游戏机制系统的初创公司。
此外,将游戏引入人力资源管理,这在过去匪夷所思,但现在对于企业而言可谓名利双收。不仅降低了招聘的成本,提供了工作效率,更让企业形象高大起来。比如普华永道发布的Multipoly,让所有潜在的招聘对象可以成为公司的“员工”,在模拟体验的12天内,可以和虚拟客户进行谈判,接受产品训练,以及加入员工的在线社区等;再例如Palo-Alto 的初创企业Quixey ,在招聘时做了一个在线编程大赛,完成任务的就可以获得100美金和面试的机会;阿伯丁集团2013年的报告指出,运用游戏化的公司比没有运用游戏化的公司执行力高20%。
有鉴于此,游戏化设计开始全面进军美国人力资源领域。HCL科技公司的普里特维·舍吉尔在2014年1月份的《连线》中提到。“SAP使用游戏来引导其员工调整工作压力;联合利华将游戏化应用到企业培训;海斯部署运用游戏化的方式来招聘人员。
中国市场显然正在感受风潮。尤其是像拉勾、枇杷派等快速创新的人力资源创业企业不断涌现,人力资源,这个古老的行业,已经并且仍在被互联网行业改变,后来者,显然更具备颠覆性创新的野心。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