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就像天猫,分答则像淘宝。” 姬十三对南方周末说。

 

在行和分答,是中国知识付费市场当红的两个项目,他们有着同一个创始人——姬十三。

 

姬十三真名嵇晓华,1977年出生于浙江舟山市的一个海岛小镇,先后在中科大和复旦念书,获得过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

 

“读研的时候我就给外面写稿,所以取了姬十三的笔名。姬跟嵇同音,十三是我喜欢的数字。”姬十三说。

 

过去十年里,姬十三先后做过好几个项目,包括科学松鼠会、果壳网、在行和分答等。其中,在行和分答同属一个公司,果壳网是这个公司的股东之一。果壳网主要做科学传播,分答和在行做知识交易。

 

目前分答获得了红杉、腾讯和元璟等知名投资机构的风险投资,上一轮融资大概2500万美元。在行上大概每天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千次行家约见,分答上一天有一万多次提问和近十万次“偷听”。

 

目前果壳网已经盈利,一年营收1亿元左右。分答和在行还处在投入阶段。

 

姬十三说,这些项目有不同的商业逻辑,所以用不同的品牌来做,但其实都是在做一件事——知识的传播、分享和学习,帮人们找到更好和更多的知识。

 

“往本质上说,我们是在做人和人的连接。”姬十三说。

 

 

 

姬十三决定杀入知识付费市场,是在2014年。这一年,姬十三看到了两个知识传播的新趋势。

 

一是人的自由流动越来越普遍和频繁,尤其是专业人才的流动性在加大,这些人不再被束缚于某个公司,这就让他们对外公开进行知识分享变得可行。

 

二是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知识付费,每个人头脑里虚拟的知识和信息,已经能够被定价和交易,这就让建立一个连接人和人的知识服务平台变成可能。

 

为了验证上述两个判断,姬十三的团队在2014年底开始做小规模的产品开发和测试,先是2015年开发出了“在行”,然后是2016年开发出了“分答”——

 

很多人应该还记得,2016年5月,分答上线不久,王思聪成为了分答的答主,并在分答上回答了32个问题,这些问题天马行空,从投资理念到择偶标准,甚至隐私八卦,他都做了回答。

 

姬十三回忆说,当时只是预感到人通过人获取知识的价值,于是简单地尝试了一下,想要把这一全新的知识获取方式提炼出来,把这一方式结构化和网络化,看看是不是真的有效,没想到,两个产品都很快成为“爆款”。

 

图 / 南方周末

 

在行卖的是行家的一小时,用户可以下单约某个行家到咖啡馆见面聊一个小时,客单价大概是400元。分答卖的是专家的一分钟,用户有疑问可以找专家来做一分钟的语音解答,价格由双方协定,平均一个语音10元左右。在行上卖得最好的是职场知识,分答上则是健康、理财、情感和职场知识。

 

姬十三自己也经常在分答和在行上分享自己的创业心得,尤其是创业走过的那些坑。

 

果壳的用户主要是一二线城市比较好学的年轻人,大学生占了约一半。在行和分答的很多用户则来自二三四线城市。姬十三解释说,因为这些城市不像北上广深,有大量专家和学者资源,因此对信息更加渴望,更愿意为了跟一个专家交流而进行付费。

 

姬十三的观察是,目前在行和分答的用户最愿意为两类知识买单。一是跟个人需求非常贴近的实用知识,比如买房的时机问题。二是跟大众用户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知识。

 

比如,北京的春天为什么柳絮漫天飞?这是个小知识点,无法付费交易,但如果你能把这个知识点用更好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有可能打造一个付费产品。

 

基于此果壳网做了城市物种日历和餐桌物种日历,每天介绍一个物种,过去三年里卖了50多万次。

 

 

知识付费市场正处在爆发前夜。

 

首先,用户付费习惯已经养成。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付费玩游戏、看电影电视剧和听音乐。而且不少人都愿意给好内容打赏。

 

其次是技术到位了。移动支付已经非常普遍和便捷,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让挑选出好内容变得更加简单。

 

最后是用户需求迫切。大家都对于信息粪坑化状态有感同身受,对好内容的需求非常刚性。

 

什么是信息粪坑化状态?营销号遍布网络世界,通过算法和社交网络向你推送广告,很多内容已经失去了价值,这就是中文内容的粪坑化。

 

目前在知识付费领域,已经有大量玩家。所有知识服务领域的创业公司,都在争夺如何把新增知识消化处理后,变成可交付的信息产品,并精准地给到真正需要这些信息的用户。

 

在姬十三看来,知识付费是个上千亿元规模的市场,因为它本质上是原有出版、传媒和教育三大行业的整合革命。

 

实际上,目前在分答和在行上提供知识交易的,很多都是出版、传媒和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士。以一个写书的作者为例,过去写一本书要好几个月甚至几年,而且并非每本书都能畅销。如果销量在一两万本,作者的收入也就在10万元以内。但在分答和在行上,这个作者很可能只需要花几十天甚至几天时间,录制一些收费节目,就能获得跟出书相比多十倍的收入。所以目前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选择到互联网上贩卖知识。

 

图 / 南方周末

 

姬十三认为,目前市场刚起步一年,大家都处在1.0时代,还没有完全掌握知识生产和定价规律,因此各家玩法不同,但很快大家都会殊途同归,摸索出一些共同的发展路径和商业模式。

 

在姬十三看来,知识变现最难的是对知识产品的包装,因为知识是无形的,很难变成可交易、可定价、可标准化的产品。但如果不能把知识变成一个个标准化的“颗粒度”,用户就很难发现它的价值。

 

相比知识的包装,找到具备知识分享能力的人更为关键。

 

要成为一个具备知识分享能力的人,一是靠闻道有先后,你比别人率先了解到一个知识模块,你就先先人一步闻道了。二是闻道之后,看谁能比别人更快更好地把知识分享出去。

 

 

实际上,知识付费市场早就存在。无论是交钱上学还是付费参加各种培训,都是在为知识付费。但过去大家学习的主要是存量知识,如今用户更饥渴的是增量知识。

 

姬十三有个妹妹在杭州创业,前不久她花20元买了一堂半小时的直播课。姬十三问妹妹会不会觉得有点不划算,毕竟花20元买一本书可以看三四个小时,还能借给别人看。妹妹说她已经很多年不看书了,因为很多书其实50页可以讲完,但非要写成300页,因此她更愿意花20元快速了解下社会信息。而且20元并不贵,就当打了一次车。

 

妹妹作为用户的反馈意见,让姬十三意识到,现在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家对知识付费的意愿度显著提高,这就坚定了姬十三对全面拥抱知识付费市场的信心和决心。

 

在姬十三看来,过去知识的传播主要是靠媒体来完成,但以后更多将靠每个个体来传播。对一个用户来说,读一百本书可能也找不到他想要的某个信息,但跟某个人聊完后,用户很可能豁然开朗。

 

在新时代,知识传播的模式将变成人先找到合适的人,再找到所需的知识。这一新模式除了将提升用户获取知识的效率外,更大价值在于让用户获得的知识更加鲜活和生动。

 

“比如你来采访我,关于我的很多信息网上都有,但你来跟我见面聊,肯定还能得到更多新鲜和生动的信息。”姬十三说。

 

不过,姬十三坦承,把合适的人进行匹配是极其复杂的一件事。

 

这几年,人工智能技术很火,催生了机器算法这门显学。但姬十三认为,大家不要过度迷信人工智能。他举例说,美国大选期间,一个用户看到希拉里的竞选信息,主动点击阅读了,机器很快就会默认该用户是希拉里的选民,以后很可能就不给这个用户推送特朗普的信息,这时候就出现了算法束缚用户的现象。

 

姬十三说,分答和在行注重算法的价值,但更强调人的作用。

 

作为平台方,果壳只做三件事,一是流量的引入和分配,二是交易规则的制定,三是平台的运营。其中最重要的是平台运营。为此,果壳有很多知识经纪人,也被叫做知识内容产品经理或知识买手。他们每天的工作是寻找好的知识供给者,包装他们,帮助他们打造知识产品。

 

"我们当年说要成为中文世界的探索频道,这是我们一直的初心和梦想,这件事情一直都没有变过。"姬十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