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师的兴起与没落


东汉永平二年(公元59年),年仅26岁的原重庆市江洲县县委***张陵,正式向朝廷提出辞职申?$B".(B
这件事对于朝廷来说,是件小事。
但对于中国历史来说,却是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张陵,字辅汉,祖籍江苏省丰县,汉光武帝建武十年生,相传为西汉贤相张良的八世孙。从这一点看得出,他的基因是很过硬的。
和所有后来有出息的人一样,张陵从小就显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七岁时就精通《道德经》,而且“天文地理河图洛书无不通晓”!这就很了不起了,请问在座的看官,你们年纪也是一大把了,有哪个敢拍胸脯,说自己“粗通”《道德经》?
当时还没有兴科举考试,但朝廷也有自己的办法,叫“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也就是让地方上的三老四少,看看自己周围有没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如果有,就推荐给朝廷做官。张陵读《道德经》读出了名,于是给推荐上去当了县级领导干部。这也是在汉朝,道家仍有很高的地位,如果是在明清,道家式微之时,张陵如果还想做官,精通《道德经》,甚至再加上《南华经》也没有用。人们要的是儒家学说,精通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了。
张陵弃官之后,没有回他的家乡江苏省,而是到了洛阳附近的北邙山隐居,学习长生之道。他这一行为的动机颇令人怀疑:北邙山是在洛阳旁边,这洛阳是个什么地方?东汉中央政府的首都!所以当时不少人议论纷纷,认为他嫌县官太小,动心思想走“终南捷径”。朝廷听到这种议论,派人去征召他,封他另一个官位:博士。这个官相当于孙悟空的齐天大圣,听起来好听,其实没有什么实权,纯属安慰性质。
张陵坚决地说:NO!我不去!原因呢?病了!

你一个炼丹修行的人还会生病?蒙谁啊你?当时在位的是汉章帝,脾气不太好,一看他不识抬举,也就懒得理他了。

但后来发生了很多异事, 据说,张陵在修炼时,天降一只白虎,衔神符送到他的坐榻旁。又有人说,他得到了黄帝九鼎丹经,修炼成仙丹,服食之后,获得了分身隐形的特异功能:明明是坐着和你聊天,一站起来,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你一个人在那里目瞪口呆!
在一个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的早上,有人看到他优哉游哉地泛舟池上,正赞叹这老道士真会享受之时,走到堂前,却发现他正认真地坐在***上念经;到底哪一个是真哪一个是假?于是跑去问别人,别人却说,不会吧?刚才还看到他在客厅里陪客人说话呢,哪里在划什么船?大家摸不着头脑,一时都跑出去看,谁知刚出门,迎面碰上老道士正策杖衣葛,吟咏着看花而回!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张老师已经修炼成功了!

消息传到洛阳,此时汉章帝已经驾崩,即位的是汉和帝,听名字就知道这老兄为人和气。汉和帝一听,什么?有神仙?心中大喜,对他那分身隐形的道术更是垂涎三尺。你想,如果学会这种道术,当皇帝是一个多么快乐的职业啊?——汉和帝A严肃地在金銮殿和大臣们讨论国家大事,汉和帝B却在后宫里和佳丽们风流快活;而与此同时,汉和帝C正在翰林院里和文人学士们进行愉快的文学探讨;汉和帝D分花拂柳,带着几个小太监在御花园里欣赏大好春?$B".(B
想到这里,汉和帝不敢怠慢,下旨:封张陵太傅之职,进冀县?$B".(B

太傅大家都懂得,这是三公之一,属于中央政治局常委一级的官职。至于冀县侯这个爵位,我们这里要岔开一笔讲解一下历史知识。
关羽当年投降曹操,被汉献帝封为“汉寿亭侯”,后人多以为“汉”是朝代名,“寿亭侯”才是爵位名。这一认识深入民间,以致后来造假古董的还铸了不少“寿亭侯印”的印信。结果被行家一眼看穿,贻笑大方。
汉时规定,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万户以上,或不满万户,为“县”。封侯的时候,看功劳的大小,初等的封“亭侯”,高一级的再封“乡侯”,再高一级的封“县侯 ,最厉害的封“郡侯”。关羽只是初建功勋,故只能封“亭侯”,他名义上的封地叫“汉寿亭”,所以叫“汉寿亭侯”。
再看看诸葛亮,“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立下盖世的功业,他的爵位是什么?武乡侯!各位观众请注意:“乡侯”而已!

所以说,汉和帝封张陵为“冀县侯”,那是下了大本钱的。

 

三清山历史文化​

三清山道教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东晋,据江西宗教志和玉山、德兴两县县志记载:东晋升平年间葛洪曾在此“开山结室、凿井炼丹”,自始道教在三清山有所发展。

唐乾符年间,周灵王后裔王鉴任信州(今上饶)太守,任满后携家退隐居住于山下大源坞等处,世代繁衍。

宋乾道六年(1170),王鉴第十代孙王霖在三清山创建殿宇,名曰“三清宫”,奉三清教祖。

至明景泰年间(1450),王霖孙王祜重修并扩建三清宫等道教建筑,邀请浙江道士詹碧云主持庙务(现留存有其羽化后的古墓)负责工程扩建,新增古建筑40余处。
 

现存景观遗迹主要出于此时期,清后作的修葺均按此规模。

 

三清山地质演变


三清山山体南北长12.2公里,东西宽6.3公里,平面呈荷叶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由于处在造山运动频繁而剧烈的地带,因此三清山断层密布,节理发育,山体不断抬升,又经长期风化侵蚀和重力的崩解作用,形成奇峰矗天,幽谷千刃的山岳绝景奇观。三清山东险、西奇、北秀、南绝,美在古朴自然,奇在形神兼备,仙灵众相,维妙维肖,邀游于清虚之境,出没于云雾之中,古为道家福地洞天。山上奇峰怪石不可胜数,云雾宝光叹为观止,珍树仙葩世所罕见,灵泉飞瀑与丹井玉液媲美,幽谷溶洞为腾蛟起凤卧虎藏龙之所。历代宫观建筑与雄险奇秀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异彩纷呈,钟灵毓秀,故有“天下第一仙峰,世上无双福地”之誉。

三清山神奇壮丽的景观是与适宜的地质、气候分不开的,是地壳运动对地质作用长期变迁的产物。三清山在地质史上经历了14亿年的沧桑巨变,曾有三次大海侵和多次地质构造运动。

第一次大海浸发生于14亿年前的中元古界。那时三清山地区的地壳运动正处于“地槽”沉降阶段,海水浸没达4亿年之久,沉积数千米厚的双桥山群的复理式海相碎屑岩,并夹杂有海底火山喷发物。在“晋宁运动”后,才结束了地槽式沉降历史,地壳开始逐渐回返上升,出水为陆,三清山地区进入相对稳定的“地台”阶段。此后地壳仍有升降,只是沉降速度和缓,范围广阔。

在距今6亿年前的震旦末期,发生第二次大海浸,海水浸没达1.6亿年之久,一直延续到奥陶纪末期,沉积4000多米厚的浅海相砂页岩和碳酸盐岩类,并含有三叶虫、笔石和海绵等海相古生物化石。以上两次大海浸,曾使三清山本部变成一片汪洋大海。后经奥陶纪末期的“加里东第一幕”造山运动,三清山从此完全脱离海水环境,不再接受沉积。

在距今4.4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虽发生第三次大海浸, 但海水仅到达三清山东南角的边缘部分。直到1.8亿年前,侏罗纪晚期与白垩纪,三清山区域内发生异常强烈的造山运动,即燕山期运动,并伴随有大规模的酸性岩浆浸入活动,从而奠定三清山构景的地质基础。

在距今二三千万年前的年代里,相继发生喜马拉雅期的造山运动,即新构造运动,山岳大幅抬升,伴随水力侵蚀作用的强烈下切,使地势高低差悬殊。由于三清山的地质环境正处于造山运动既频繁又剧烈的地段,所以断层密布,节理发育,尤其是垂向的断层和节理特别发育。山体不断抬升,长期风化侵蚀,加上重力崩解作用,形成了峰插云天,谷陷深渊的奇特地貌。三清山风景区的形成,可说是天工造物,大自然的杰作。

文化

重要诗词
  蓬莱叠翠、万笏朝天;
  玉女开怀、仙翁现阳;
  老道拜月、葛洪擎丹;
  猴王献宝、神龙戏松;
  风雷晨曦、西海晚霞。
  登三清山
  明 夏浚
  江南何处是仙家?孤柱擎空见少华。
  天童山下玉霄宫,千年老鹤巢云松。
  洞里有天开紫府,人间无地觅丹砂。
  羽客步斗月明中,锵然环佩声叮咚。
      游玉京诸峰题壁
  明 舒清
  两腋生风上少华,始知人世有仙家。
  石磴攀萝上广平,恍如身在九天行。
  丹炉无主犹存火,珠树非春自著花。
  末援北斗斟元气,谁决明河洗甲兵。

  三清山三大绝景:
  东方女神 巨蟒出山 观音赏曲
诗集《三清旅游诗》
  作者陈运和,一个景点一首诗,112首短诗全面反映整座三清山。

传说

东方女神原称女神峰,后又被称之为“司春女神”。位于南清园东北部金沙索道上站上方500来米处,是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180余米,通高86米。整座山体造型就像一位秀发披肩的少女,天地造化,鬼斧神工。亿万年来,女神端坐山峰,默然注视芸芸众生,神态祥和。传说女神为西王母第二十三女,名瑶姬。世人认为她是东方圣神,春天的化身,因而今又改称之为“东方女神”。

神龙戏松位于南清园景区一线天下。山峰石壁上紧贴这一条长蛇,眼睛紧盯着山顶上一颗松树,似乎和松树游戏,又似乎在谋划什么阴谋。民间传说这条蛇蛰伏与此,想找机会进南天门,却被守护南天门的鲲鹏发现,一直苦无良机。

蒲牢鸣天,原名海狮吞月,位于万寿园景区。蒲牢是传说中龙生九子中的一子,喜欢鸣叫,是种瑞兽。此座山峰惟妙惟肖,契合万寿园祥寿文化主题,寓意吉祥。 

晋朝,民间传说葛洪开山。据《禹贡》记载,古三清属扬州。晋以前三清山为荒芜之地。东晋升平年间(357-361),炼丹术士、医药学家葛洪,与李尚书率先上山修道,结庐炼丹,至今留下丹井丹炉遗迹。 

 

 

鄱阳湖的“魔鬼黑三角”
一九七三年(那还是文革时期),我们剧团到老爷庙慰问淘沙工人。下午三时,我和几位团友要去游泳,正要下水,湖畔几位洗衣女劝告我们此地不可游泳,湖中有湖怪,不知淹死了多少人,连尸首也找不到。我看看天空万里无云,湖水平静清澈,碧波荡漾,仗着自己胆大游泳艺高,跳进湖中畅游起来。当我游至离岸三十几米,总觉得湖下有什么在拉扯着我,身体不由自主地旋转着往下沉。我知道这是遇到漩涡。我拼着全身的力气冲过那旋转的地方开始往回游,这时万里无云的鄱阳湖突然狂风大作,刚刚还平静的湖面浪高几米。岸上的人拼命呼喊着:“快回来,湖怪来啦……。”我镇静地以全身力气终于游了回来,我站在湖畔望着那咆哮的湖水,一种无名的恐惧困惑与俱丛生,不禁心中在想:“难道真的有湖怪”?
岸边几位洗衣女围过来看着我说:“刚才多亏我们向老爷神灵祷告,是老爷救了你”。我苦笑了一声向好心的她们道了声谢。第二天好奇的我来到庙中,想看看那救我的“老爷”是什么样。当我来到老爷的灵位前,只见一块红布遮掩着灵座,神像也看不见。这才想起在破四旧的时候,老爷庙中的神像被红卫兵拖到县城在人民广场烧掉了,看看灵座前的供品有不少,我估计这都是老爷神灵的信徒们偷偷的供上的。我看看左右没人,心想是不是真有神灵,想到昨天湖中的险情,菅它三七二十一,拜他一拜又何妨。嘴里咕噜了几声我到现在连自己也不知咕噜的是什么?拜了三拜急忙离开。
以上是我无意独闯魔鬼黑三角的一幕。人们都知道大西洋上有一个“魔鬼黑三角”区,你可知道我国鄱阳湖里也有个“魔鬼黑三角”吗?下面详叙鄱阳湖中“黑三角”的怪情。
在鄱阳湖的北湖区,有一形似三角称为“老爷庙”的水域,让当地渔民船工闻风丧胆的魔鬼三角地带。船只行驶到这里经常莫名其妙沉没。这片水域位于鄱阳湖区的江西省都昌县,南起松门山,北至星子县城,全长二十四公里。相传在元代末年间,这里有只巨鼋经常兴风作浪,掀翻船。为求平安,人们在湖旁,建了这座庙宇,叫老爷庙。又传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决战,一次,朱元璋遭受困顿逃亡,遇上一老神仙。老神仙便派遣一只乌龟将朱元璋救至老爷庙。朱元璋从此时来运转,后来终于打败了陈友谅,当上了皇帝。为了感谢救他一命的乌龟,便在湖岸边高地建起一座庙宇,称“老爷庙”。水域就是由此得名的。然而几百年来在这里葬身鱼腹的生命却不计其数,仅一九八五年期间就有二十多条船只遇难,死伤四十余人,因此人们把该处称为“魔鬼黑三角”。
当地的船行此地,便站在船头,遥望着老爷庙,用鸡血祭祀乌龟。而不宰杀公鸡或不烧香拜佛者,将遭到船没人亡之灾。然而任凭渔民、船工们怎样祭祀,他们总也逃不掉被湖水吞噬的阴影。建国后,虽然航运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沉船事故仍时有发生。仅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这二十年间,这里就沉没了大小船只几百艘,(还未包括历史沉没的船只)。谁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这里变成人人谈之色变的“鬼门关”
一起意外事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七十年代中期,有人在黄昏时,目睹鄱阳湖西部地区天空中有一块呈圆盘状的发光体在游动,长达八九分钟之久。当地曾将此情况报告上级有关部门,而有关部门亦未作出清楚的解释。有人猜测,是因为“飞碟”降临了老爷庙水域,像幽灵般在湖底运动,导致沉船不断。问题似乎越变越令人不可捉摸,令人费解。然而,“魔三角”之谜究竟是什么?湖水底下到底有何种鬼蜮出没?已成为亟待解开的谜团。
初探解谜
老爷庙水域的最大风力达八级,风速可达每小时六七十公里,冠鄱阳湖,乃江西省之首。为了解开老爷庙水域神秘沉船之谜,江西省气象科研人员组成了专门的科研小组,在老爷庙附近设立了三座气象观测站,对该水域的气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测研究。从搜集到的二十多万个原始气象数据看,老爷庙水域是鄱阳湖的一个少有的大风区。全年平均两天中就有一天属大风日,也就是说每两天就有一天风力达到六级。
从当地历史上保存的气象资料中,已显示出这块水域的大风频繁在历史上就存在。这与七十年代“飞碟”的传说并无干系。那么,老爷庙水域的大风何以如此之大,且持续时间长呢?经过科学的调查证明风景秀丽的庐山却充当了制造大风的“罪魁祸首”。老爷庙水域最宽处为十五公里,最窄处仅有三公里。而这三公里的水面就位于老爷庙附近。在这条全长二十四公里水域的西北面,傲然耸立着“奇秀甲天下”的庐山。庐山海拔一千四百多米,其走向与老爷庙北部的湖口水道平行,离鄱阳湖平均距离仅五公里。庐山东南峰峦为风速加快提供了天然条件。当气流自北面南下时,即刮北风时,庐山的东南面峰峦使气流受到压缩。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气流的加速由此开始,当流向仅宽约三公里的老爷庙处时,风速达到最大值,狂风怒吼着扑来。就如同我们在空旷的地带没有感觉,而经过一狭窄的小巷顿感风阵阵吹来一样,“狭管效应”的结果加快了风速。 无风不起浪。波浪的冲击力是强大的。经计算,鄱阳湖水面刮六级大风时,也就是属大风日,波浪高达二米。而此时每平方米的船体将遭到六吨冲压力的冲击。也就是说,一艘载重量二十吨的船舶,其船侧面积按二十平方米计算,波浪对其的冲击力则达到 一百二十吨,超出船重量的五倍。大风狂浪使这块神秘水域沉船频繁。在这块水域中,风浪最为肆虐的多发在一块呈三角形状的大水面上,约占整个水域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左右。据调查显示,船舶沉没时,大多数都是风起浪激作用的结果。近几年间,每年均有十多条船由此沉没或被浪击毁。
老爷庙水域的“魔三角”之谜“沉船之迷”似乎已经基本上解开,似乎又未完全解开。因为这里面所涉及水域底部的地形状态等依然无法去观测,为什么所有沉没的船只从此无影无踪。这么多的成百上千的沉船到底上那去了呢?各种猜测不一,有的说是湖怪作祟、有的说是湖下有外星人的基地、有的说湖底有巨大的黑洞等等,然而这不属于气象科研人员研究的范畴。这一切,有待今后继续探究。


三清山道教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东晋,据江西宗教志和玉山、德兴两县县志记载:东晋升平年间葛洪曾在此“开山结室、凿井炼丹”,自始道教在三清山有所发展。

唐乾符年间,周灵王后裔王鉴任信州(今上饶)太守,任满后携家退隐居住于山下大源坞等处,世代繁衍。

宋乾道六年(1170),王鉴第十代孙王霖在三清山创建殿宇,名曰“三清宫”,奉三清教祖。

至明景泰年间(1450),王霖孙王祜重修并扩建三清宫等道教建筑,邀请浙江道士詹碧云主持庙务(现留存有其羽化后的古墓)负责工程扩建,新增古建筑40余处。

现存景观遗迹主要出于此时期,清后作的修葺均按此规模。
 
三清山地质演变

三清山山体南北长12.2公里,东西宽6.3公里,平面呈荷叶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由于处在造山运动频繁而剧烈的地带,因此三清山断层密布,节理发育,山体不断抬升,又经长期风化侵蚀和重力的崩解作用,形成奇峰矗天,幽谷千刃的山岳绝景奇观。三清山东险、西奇、北秀、南绝,美在古朴自然,奇在形神兼备,仙灵众相,维妙维肖,邀游于清虚之境,出没于云雾之中,古为道家福地洞天。山上奇峰怪石不可胜数,云雾宝光叹为观止,珍树仙葩世所罕见,灵泉飞瀑与丹井玉液媲美,幽谷溶洞为腾蛟起凤卧虎藏龙之所。历代宫观建筑与雄险奇秀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异彩纷呈,钟灵毓秀,故有“天下第一仙峰,世上无双福地”之誉。

三清山神奇壮丽的景观是与适宜的地质、气候分不开的,是地壳运动对地质作用长期变迁的产物。三清山在地质史上经历了14亿年的沧桑巨变,曾有三次大海侵和多次地质构造运动。

第一次大海浸发生于14亿年前的中元古界。那时三清山地区的地壳运动正处于“地槽”沉降阶段,海水浸没达4亿年之久,沉积数千米厚的双桥山群的复理式海相碎屑岩,并夹杂有海底火山喷发物。在“晋宁运动”后,才结束了地槽式沉降历史,地壳开始逐渐回返上升,出水为陆,三清山地区进入相对稳定的“地台”阶段。此后地壳仍有升降,只是沉降速度和缓,范围广阔。

在距今6亿年前的震旦末期,发生第二次大海浸,海水浸没达1.6亿年之久,一直延续到奥陶纪末期,沉积4000多米厚的浅海相砂页岩和碳酸盐岩类,并含有三叶虫、笔石和海绵等海相古生物化石。以上两次大海浸,曾使三清山本部变成一片汪洋大海。后经奥陶纪末期的“加里东第一幕”造山运动,三清山从此完全脱离海水环境,不再接受沉积。

在距今4.4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虽发生第三次大海浸, 但海水仅到达三清山东南角的边缘部分。直到1.8亿年前,侏罗纪晚期与白垩纪,三清山区域内发生异常强烈的造山运动,即燕山期运动,并伴随有大规模的酸性岩浆浸入活动,从而奠定三清山构景的地质基础。

在距今二三千万年前的年代里,相继发生喜马拉雅期的造山运动,即新构造运动,山岳大幅抬升,伴随水力侵蚀作用的强烈下切,使地势高低差悬殊。由于三清山的地质环境正处于造山运动既频繁又剧烈的地段,所以断层密布,节理发育,尤其是垂向的断层和节理特别发育。山体不断抬升,长期风化侵蚀,加上重力崩解作用,形成了峰插云天,谷陷深渊的奇特地貌。三清山风景区的形成,可说是天工造物,大自然的杰作。

文化

重要诗词
蓬莱叠翠、万笏朝天;
玉女开怀、仙翁现阳;
老道拜月、葛洪擎丹;
猴王献宝、神龙戏松;
风雷晨曦、西海晚霞。

登三清山
明 夏浚
江南何处是仙家?孤柱擎空见少华。
天童山下玉霄宫,千年老鹤巢云松。
洞里有天开紫府,人间无地觅丹砂。
羽客步斗月明中,锵然环佩声叮咚。

      游玉京诸峰题壁
明 舒清
两腋生风上少华,始知人世有仙家。
石磴攀萝上广平,恍如身在九天行。
丹炉无主犹存火,珠树非春自著花。
末援北斗斟元气,谁决明河洗甲兵。

三清山三大绝景:
东方女神 巨蟒出山 观音赏曲
诗集《三清旅游诗》
作者陈运和,一个景点一首诗,112首短诗全面反映整座三清山。
传说

东方女神原称女神峰,后又被称之为“司春女神”。位于南清园东北部金沙索道上站上方500来米处,是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180余米,通高86米。整座山体造型就像一位秀发披肩的少女,天地造化,鬼斧神工。亿万年来,女神端坐山峰,默然注视芸芸众生,神态祥和。传说女神为西王母第二十三女,名瑶姬。世人认为她是东方圣神,春天的化身,因而今又改称之为“东方女神”。

神龙戏松位于南清园景区一线天下。山峰石壁上紧贴这一条长蛇,眼睛紧盯着山顶上一颗松树,似乎和松树游戏,又似乎在谋划什么阴谋。民间传说这条蛇蛰伏与此,想找机会进南天门,却被守护南天门的鲲鹏发现,一直苦无良机。

蒲牢鸣天,原名海狮吞月,位于万寿园景区。蒲牢是传说中龙生九子中的一子,喜欢鸣叫,是种瑞兽。此座山峰惟妙惟肖,契合万寿园祥寿文化主题,寓意吉祥。 

晋朝,民间传说葛洪开山。据《禹贡》记载,古三清属扬州。晋以前三清山为荒芜之地。东晋升平年间(357-361),炼丹术士、医药学家葛洪,与李尚书率先上山修道,结庐炼丹,至今留下丹井丹炉遗迹。 

 

 

 

庐山的传说故事及历史文化介绍

 

庐山简介:
庐山,又称匡山或匡庐,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位于九江市南36公里处,北靠长江,南傍鄱阳湖。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大部分山峰在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云中山城牯岭镇海拔约1167米。 庐山雄奇秀拔,云雾缭绕,山中多飞泉瀑布和奇洞怪石,名胜古迹遍布,夏天气候凉爽宜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和避暑疗养胜地,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古人云“匡庐奇秀甲天下”,自司马迁将庐山载入《史记》后,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篇佳作。苏轼所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形象描绘了庐山的景色,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传说故事
有一种传说,早在周初,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据说匡俗字君孝,有的书称匡裕,字子孝,也有称为匡续的。俗字是误传,俗、续二字罔音,也是传闻之悦。但现在普遍流传的名字是称他匡俗,匡裕很少有人知道了。为了方便,这里依照人们熟悉的称呼。此外,还有称匡俗为庐俗的。据说,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屡次回避,潜入深山之中。后来,匡俗其人无影无踪。有人说他成仙去了。后来人们美化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并说庐山这一名称,就是这样出现的。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为匡庐。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脱匡字的讳,而改称康山。
另一种传说,在周武王时候,有一位方辅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 骑着白色驴子,入山炼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庐。人们把这座“人去庐存”的山,称为庐山。“成仙”的先生名辅,所以又称为辅山。
第三种传说,说是匡俗的父亲东野王,曾经同都阳令吴芮一道,辅佐刘邦平定天下,东野玉不幸中途牺牲。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勋,封东野玉的儿子匡俗于邬阳,号越庐君。越庐君匡俗,有兄弟七人,爱好道术,都到都阳湖边大山里学道求仙。这座越庐君兄弟们学道求仙的山,被人们称为庐山。
历史
庐山山水文化,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庐山的自然,是诗化的自然,亦是“人化”的自然。自东晋以来,诗人们以其豪迈激情、生花妙笔,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东晋诗人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南朝诗人鲍照的《望石门》等,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之一,庐山并成为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之一。诗人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他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影响了他以后的整个中国诗坛。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了《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首诗歌,他的《望庐山瀑布》同庐山瀑布千古长流,在中国华大地及海外华人社会中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极品。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为充满辩证哲理的名句。
文化
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名胜古迹遍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篇章。苏轼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庐山云雾;李白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秀峰马尾瀑;毛泽东写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吕洞宾修仙而居的仙人洞,均是诗景交融、名扬四海的绝境。庐山的名胜古迹还有: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唐寅《庐山图》中的观音桥、周瑜鄱阳湖练兵点将之处周瑜点将台、周敦颐写出《爱莲说》的爱莲池、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屯兵饮马的小天池、凭栏可极目远眺蜿蜒长江的望江亭、白居易循径赏花的花径、千年古树三宝树、观鄱阳湖日出的含鄱口,有3000多种植物的植物园、如五老并立的五老峰、抛珠溅玉的三叠泉瀑布,被陆羽誉为天下第一泉的谷帘泉,天下第六泉的招隐泉,天下第十泉的天池峰顶龙池水等等。
宋代理学家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并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由此宋明理学在这里千秋耕耘,并真切地记录了这一具有深刻特征的文化现象的过程和历史。朱熹订立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中国封建教育的准则和规范,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进程。
宗教
庐山“道释同尊”。公元四世纪,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开创中国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禅师竺道生在庐山精舍,开创“顿悟说”。天师张道陵,一度在庐山修练;道教禅师之一的陆修静,在庐山建简寂观,编撰藏道经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础,并创立了道教灵宝派。从公元四世纪至十三世纪,庐山宗教兴盛,寺庙、道观一度多至500处。1942年,世界佛教联合大会在庐山召开。本世纪初,二十余国的基督教教会汇集庐山。至今,庐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庙、道观、教堂多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