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标与任务

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础和重点,程序设计能力是衡量大学生计算机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这一工具结合本专业知识解决现实中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因此,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两门计算机语言,而是要让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编程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此外,在开发较大的应用程序时,还能培养学生们团队协作精神。

2课程内容设计

1)强化程序设计基本功的训练。包括结构化程序设计、常用算法的训练,为学生从事软件开发打下扎实的基础。

2)将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相融合。面向对象的程序代码设计主要体现在各个事件过程中,而在事件过程中贯穿了传统的程序设计思想和算法的应用。

3)把Visual Basic 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应用程序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对具体的案例或任务的分析,既引出对象的概念和VB语言的应用,又介绍了程序设计方法。任务驱动型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界面设计强调基本方法,提倡个性化、多样化。

5)图形操作和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向学生介绍如何开发一个小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计算机技术基础(VB程序设计)》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参见图1所示。

3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计算机技术基础(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以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开发环境为平台,介绍基本算法思想和程序设计方法(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利用计算机求解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能灵活应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见表1。

 

                                      表1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序号

主要内容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1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概述

2

 

2

简单的VB程序设计

3

4

3

VB语言基础

3

 

4

基本的控制结构(顺序、选择和循环)

6

8

5

数组

6

2

6

过程

6

2

7

常用控件

4

2

8

界面设计

2

2

9

文件

2

2

10

图形操作

2

2

11

数据库技术

4

 

 

4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本课程的教学重点

① 控件、类、对象的基本概念;

② 对象的属性、事件和方法的应用;

③ 控制结构(顺序、选择和循环);

④ 普通数组、动态数组、控件数组的定义与使用方法(排序与查找等算法);

⑤ 函数的定义与调用,参数传递过程及使用方法;

⑥ 通用过程与事件过程的定义与调用,参数传递过程及使用方法;

⑦ 标准控件的应用;

⑧ 文件系统控件、文件的读写操作;

⑨ 图形控件和图形方法的应用;

⑩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数据控件Data、ADO控件的应用。

2教学难点

① 对象和类的关系,控件属性设置;

② 基本数据类型与它们所参与的复杂运算;

③ 选择结构( If-Then 和 Select Case )、循环结构( Do-Loop 和 For-Next )的定义格式与使用方法,多重循环的流程控制;

④ 枚举法、归纳法、递推法等基本算法;

⑤ 动态数组、控件数组的定义格式与应用,查找与排序算法;

⑥ 过程与函数的定义与调用,参数传递过程及使用方法,变量作用域的概念。

3解决办法

① 坚持程序设计为主,语言知识为辅。对于重点和难点部分,教师在讲解时采用“案例示范教学—形象思维教学—抽象思维教学”三阶段由浅入深的“三步教学方法”,分析程序的结构和编程思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

② 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课后自学和辅导答疑相结合,课堂案例教学和实验项目教学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消化、理解课堂教学内容。

③ 教师集体备课,共同讨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解决的办法。学生通过课外学习小组,集体讨论,共同提高。

④ 通过程序设计竞赛、开放实验、上机考试、讲座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