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论里说过《中庸》尽其精微,通读全文你会感觉到一些比较玄奥的道理,其实这些道理一点都不玄也不虚,它和根性上的修养身心、做人做事仍然是一体的,是为人的根本。在当下这个时代里,尤其是年轻学子,会认为这些人生根本性、终极性的问题没有那么重要,因为生活的压力也不去思考这些问题。反正选择一个职业,认认真真踏实工作就可以了,但其实你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掉,根子上的思想问题没有解决掉,就会在生活当中遇到许多问题,产生很多困惑,人生难有大的提升。而我们当代人受到西方理论的全面熏染,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我”认为怎么对,“我”认为那不好,总是在“我认为”。那么在讲“我认为”之前,我们有没有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你的认为、见解、思想、境界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你有没有自己的真正的认知,对事物本质的认知?如果没有的话,就只是浮于表象,你执着于一个表象的观感,那么这样的认为往往是抓不到根本的,它也不会对你的生活和成长起到指导作用。为什么你不能够走的更远,取得更多的成绩,境界不能得到提升,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你的认知。你的认知不到位,对自我的认知、对世界的认知、对他人的认知都不到位,尤其是对自我的认知问题很大,往往是高估了你自己,把自己的观念和感受看得太重。

所以学习传统文化,首先要从认知上确立一套体系,我们去学习一个新的东西的时候,一开始要带着一种空心,放空自己的心,把自己固有的观念和陈念先放下,然后去深入地学习认识,然后再做进一步的融汇和贯通,这样才能有利于你。如果学一个东西,老是带着自己固有的成见,在那里抵触着,在那里较着劲,你没有办法真正理解别人的精髓,所以学习任何东西都要有一个放空的前提,空杯的心,才能把别人的东西真正学到。就像我们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先把自己放空掉,听它在讲什么,学习它好的方面,而不是我先有一个观念,我读一本书,我处处挑它的刺,处处找它的毛病,读书有什么意义呢?挑别人的刺,找别人的毛病于己无益,挑自己的刺,找自己的毛病才对自己有好处。所以说我们在学习经典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放空,放下我执的念头,才能够真正的学到别人的东西,才能真正的有助于自己。
《四书》里的《中庸》是比较玄奥一些,那到底中庸是什么呢?中庸这个名词最早出自《论语》,孔子讲“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是德行的最高境界,这话的内涵非常丰富,整篇《中庸》33章(朱子把《中庸》分为33章)其实都是在探讨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后来这篇文章收录在《礼记》当中,到朱子时把它单独拿出来,跟《大学》和《论语》《孟子》合并成四书,作为青年学子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中庸》是子思所作。二程说,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也,不偏不倚是正道。我们有个词是歪门邪道,邪道就是方向走偏了。道家老子对道的解释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不可言说,为什么不可言说,道是一个至高的境界,说出来的能够表述的都不是道。道家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的道和宋儒明儒是相通的,二生三,三就是天地人,这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二是阴阳,道生一,一是太极,太极前面是无极,无中生有,演化成三,三生万物,那么这是它的道。天地人构成我们这个纷繁复杂的宇宙世界,道家在解读的时候从无到有推演的非常清晰,儒家呢,对三者的关系探求的非常清楚。

太极生两仪,两仪也就是一生二,这两仪是阴阳,是对立而又互相转化的,我们看太极图,一阴一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然后它们互相运化,这就是中国的宇宙观,社会、自然、万物就是这样的运转。或者说再从两仪四象上生出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也是象,外在的东西,中国的文化就是各种象的前仆后继,各种象的互相转化,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就是互相运化,这就构成了天地万物。古希腊先哲恩培多克勒认为世界的基本元素有四种,有个科幻电影叫《第五元素》,法国人拍的。古希腊人是不是没有发现更多的元素,当然不是,而是他们认为四种元素就已经能够解读万事万物,就像中国人认为五行已经可以把万事万物的运转规律解释透了,只要抓住这个根本,道理就通了。世间万事万物纷繁复杂,其实归根结底就是金木水火土,那么在这样的运转当中天地人处在非常关键的地位,而中庸所探讨的就是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太极里面讲阴阳转化,儒家知道阴阳互相转化,但是儒家的探索不止于阴阳转化,他们希望探究终极价值,在运化着的万事万物当中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就像运动中的两个星球之间引力的平衡点一样,那个点或许就是终极。打个浅显的比方解释“中道”,我们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有行车道、超车道、应急车道,你走在哪里最安全呢,行车的时候在行车道,超车道的时候在超车道,超完车刚还要回到中道上去,应急的时候有应急道。为什么中道安全呢,因为你走在中道的时候可左可右,遇到危险有迂回的空间。所以儒家在探求阴阳两极转化过程中的终极,用孔子的话叫叩其两端而执中。万事万物都有两端,我们不断敲打这两端,就能趋向中道的状态,这就是和的状态,这就是中的状态。

中庸不是不表态,不是两边倒,它是在万事万物运化当中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点,达到万事万物的平衡,这种理论把它运用到社会上,那就是社会的和谐,把它运用到身体上,就是内心的和谐,把运用到关照历史,就会探求到历史的规律。所以哲学有一个形而上的特征,就是它可以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运用到生活当中就能够解决问题。我们把这样一个中的道理运用到人的情绪情感上也可以,《中庸》里有解说,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之未发,叫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就是讲中庸的理论用在人的心上就会产生这个作用,它也叫中,是人心的中。把形而上的理运用到你的情感情绪调整上,我们发现没有“发”的状态就是中,当然我们每一个人很难做到喜怒哀乐之未发。佛教里讲坐禅,禅定,也是在追求一种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状态,实际上也是相通的。喜怒哀乐之未发,困不困难?想一想,是极其困难的。比如你早上醒来,你眼一睁的时候,你的大脑就在急速运转了,各种各样的情绪,各种各样的思维就在运转了,一念生一念灭,念念相生灭。你起身坐在床上,你试着控制你的念头不生,当你想不让念头出现的时候,这已经又是一个新的念头了。所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儒家不是说不让有喜怒哀乐,很多人就说儒家太没人性了,在匡治人的本性,是不是这样的呢,不是,后面说,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发可以,没有什么不可以不发,但是你要能中节,要能节制它,要能够驾驭它,而不能随着情绪的波动、情感的摇荡而迷失自己,所以要有个调节,调节就是中庸之道。

这是在个人修身上的应用,如果用到社会上,在人际伦理上,在家庭观念上呢,当然也是一样的。所以朱子讲中者天下之正道,这是维持中正的,你哭你笑你悲你喜,没问题,你要有节制,所以孔子评价《诗经》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的状态就是一种中和的状态,就是一种自然纯真的状态,就是合乎天道的状态,《诗经》表达出来的是很自然朴素的情感,要爱就爱,要恨就恨,要哭就哭,要笑就笑,孔子也没有把表达情感的句子都砍掉,那“君子好逑辗转反侧”,孔子没有删吧,不仅没有删还把它放在第一篇,为什么,按照庸俗的理解儒家,那不就是违背了儒家的思想了吗,就是装模作样的吗?其实不是这样的,承认人的情感,但是你要调和,要节制,要顺应天道,顺应自然状态,达到中庸中和。宇宙万物的状态就是自然的状态,用现在物理学的理论来解释,宇宙也是质朴的,星系之间也是用规律的,他们互相吸引互相排斥,各种各样的维系平衡。太阳系是一个平衡,如果某个星球出现状况,打破平衡之后它还会形成新的平衡,趋向于天道中庸。人心也要追求达到一种这样的平衡状态,不能整天生活在一种动荡激越摇摆的状态,要尽量保持在平和安乐的状态。
中庸之道用在修身上,用在治国治家,用在匡正五伦关系上都是可以的,这是用。中庸除了形而上的内容,还有形而下的注重用,所以说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学习几何时,有各种各样的定理,定理这个词是中国词,中国古代没有几何定理这个词,定理讲的是哲学层面上的,是朱子讲的,庸者,天下之定理,有一定的、不变的道理。我们刚讲到了宇宙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在变化之中又有不变的,不变的就是理,就是至仁至善至德。所以,中者天下之正,庸者天下之定,就是要探寻宇宙、社会、人生、社会、自然、性命、思想中不变的东西恒常的东西,所以学了中庸就会有所持守,坚守合乎天道的信念,最终你能和天地相合,这就是修行的路子,也就是告诉我们修养自己可以达到这么高的程度,你只要找到正道,顺应天的道,你就能有所成就。

所以,朱子讲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我们看武侠小说,里面都有心法还有招数,招数不一样,但是心法都是一样的,很重要。孔门的招数在《论语》和《孟子》中阐述了,怎么修身怎么养性怎么做人做事,这是招数,背后的理在哪里呢,在中庸里,在心法里,掌握了心法,怎么做事都可以,掌握了心法之后做事,就是孔子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一开始的时候,必须要约束自己做人做事,慢慢去靠近这个心法,当你掌握这个心法之后,再去做事的时候,怎么做都符合这个心法。打个比方就像泡茶一样,在学习茶艺的时候,比较机械的教法会教你投茶几克,注水,浸泡多少秒钟,新手一般会默念数秒。这样一款茶,老师告诉你怎么泡,你用机械的方法泡就能泡的好。但是换一种茶,还用这种方法泡,就不行了,这就是没有掌握泡茶的心法,也就是泡茶的规律,怎么样才能把茶泡好的根本规律,掌握规律之后,再根据茶的不同,去变化即可。你看一些老的茶人,泡茶的时候,没有那么多外在的规矩,怎么泡都好喝,甚至还可以和你谈笑风生,好像很随意,实际上那壶茶都在他心里藏着呢,什么时候该怎么样,他都清楚。所以孔门的心法就是告诉你一套根本性的东西,有了这个根本性的道理之后,顺应天道你怎么做事都可以,但是一开始修行,你必须从洒扫应对进退,从待人接物做人做事上,按照先贤的教导去做,因为他们懂得只有如此方能无限制的靠近根本性的东西,顿悟也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

“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於书,以授孟子。”这就是传授心法,心法不是靠文字去传,是以心传心,就像禅宗一样,在灵山大会,佛陀要说法了,三千人聚,弟子请佛陀开示,通常都是佛陀说法弟子聆听。那天不一样,佛陀一句话不说,微笑,拈出一枝花来,大家都看不懂佛陀今天为什么这样,只有佛陀的大弟子破颜而笑,这就是教外别传,这是禅宗的起源,以心传心,什么意思,自己去悟。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一旦形成文字之后就是概念,一旦是概念就有边界,就是一种束缚,所以禅宗不立文字。虽说是不立文字,但是禅宗也有需要研习的经典,像《楞严经》《法华经》,到六祖慧能的《六祖坛经》。《坛经》非常非常伟大,这是佛教里面唯一一部不是释加牟尼所说而被称为经的。佛教经典分三藏,经、律、论,经就是释迦牟尼说的法,律就是各种戒律,论就是对经的解读阐述。唐三藏就是精通了三藏,能够精通一藏,就是千年一出的大师了,唐僧能精通三藏,那么多经卷,几百万上千万字,了不起。而这些经卷中唯一一本不是释迦牟尼说的经就是唐代的慧能大师的《六祖坛经》,它是禅宗心法。

《中庸》也是一样,是孔子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就是怕时间久了会有偏差,传着传着变形了变味了,故笔之於书,以授孟子,把它写成文字记下来,传授给孟子。其书始言一理,就是一开始说“一”这个道理,中散为万事,散开为万事万物,就是“一”可以演化成万事万物。因此《中庸》这本书不是只讲精微的天人合一的道理,它中间还讲了具体的方法。五伦、九经、三达德,它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还是一这条道路。整本《中庸》的理论根基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认为人和天最终能够达到相互融合的境界,或者说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中庸的境界,就是至德的境界,就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至德就是内圣外王,只不过“中庸”用在不同的地方的时候我们赋予它不同的名称,用在纯粹的道德修养上叫天人合一,用在经世致用上叫内圣外王,用在个人的行为上叫随心所欲不逾矩,其本质的境界是一样的,所以说其书始言一理,这个一就是天人合一的状态。
你看中庸的第一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就是中庸的纲领,在解读天跟人之间的相通。天命之谓性,人的性是天赋予的,叫天赋秉性,人的性叫天性,到王阳明那里就叫良知了,只不过换了一个讲法。王阳明讲“致良知”是干什么,不还是让人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吗,就是让人的行为举止应和天道,所以叫天命之谓性。《红楼梦》里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他讲人禀天地之气有三种,一种是天地的正气禀赋,天朗气清,万物生发,从天地那里得到了正能量,就会成为圣人大德,他举例尧、舜、禹、商汤、文王、武王、孔子。还有一类人禀赋天地之邪气,比如说天地充满邪晦之气的时候运化而生,他就禀赋着天地邪晦,成为大奸大恶之人,如夏桀、商纣、秦桧。还有一类人,很奇怪,既禀赋了正气又禀赋了邪气,亦正亦邪,秉赋天地二气所生,比如说宋徽宗、李煜、贾宝玉,你说他是正的还是邪的呢,哪说的清楚。天命之谓性,就是性来源于天,反过来说,我们最终可以通过养性来应和天。

率性之谓道,顺应这种天性就叫道,顺应自然的规律,顺应天地运化的规律,不要违背它,违背它就是“二”的,就不是合一的。中国思想里有个“人定胜天”的讲法,其积极的意义,在于不断开拓人类文明的程度,提高人类生存的质量,但是人类生存的最高境界在于内心的和,你的幸福感取决于你的感受,你的感受来源于你的内心,仅改造外境不足以达到内心的调和。北朝鲜人们的幸福感不一定比我们弱,非洲有些部落依旧非常落后,有的几乎在原始社会,但是他们依然幸福,这是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在于顺应自然的规律,找到人和天地自然应和的地方。这个道不是我们生下来就具备的,我们要修,要不断的修养,不断的格物致知,不断的致良知,去做人做事,不断的去体悟外界,以至于达到天人合一。这个合一不是说上天上去了,而是在精神层面上的,达到一种和谐不违背,顺应自然的状态,和乐安详积极健康。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这五个方面概括了我们所有的人际关系。现在虽然没有皇帝,但一层一层的关系本质都在这里,我们有中央有省级政府有县乡,有集团公司有分公司和部门,这就是君臣关系。不要一提到君臣关系就认为是封建压迫、等级的。君臣关系是定位不同,在上位在下位,在德行上是没有区分的,只是在承担的责任和事务上区分。打扫厕所不是说就低人一等,你管理公司不认真还不如我打扫厕所,道理是一样的。国家主席如果做不好,还不如一个做得好的村长让人尊敬。孔子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其引申意在于“在其位一定要谋其政”。父子、夫妇、君臣、兄弟、朋友,这五伦已经把我们所有的关系概括完了,这就叫天下之达道五。然后所以行之者三,就是怎么样去调节这些关系。有三种方法,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就是用知、仁、勇可以使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几种关系达到中庸的状态,这是中庸用在伦理关系和道德上。怎么达到这种状态呢?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生而知之是圣人,天之禀赋不同,学而知之者是贤人,困而知之者是凡人,普通人在困厄之中在麻烦之中知道了要学习。但是你只要能达到知,在知的层面上最终是一样的,光知还不行,还要行,知行合一,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这是对应前面三个“知”的。所以这是在讲五伦三德,最终达到的境界仍然是中庸的境界,这就叫散而为万事,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用的到。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这九经和大学里的八条目是一样的,只不过又换了一种说法。修身,则道立,这是根本。我们当代社会为什么人迷惑啊,就是没有道,没有主心骨,你不知道天地大道、人生大道在哪里,不知道人生要追求什么,人生的价值在哪里,你不知道这个迷惑,遇到困难你就退缩就反复就变易。很多大学生一毕业了找工作,今天跳槽明天跳槽,稀里糊涂到了三十岁,没有坚守,如果你自己修身有道你立住了,所以道立是很根本的,修身道立,本立而道生,其他的也就自然而然了。尊贤,则不惑,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那么多贤能你要尊重他,听取他们的意见,要学习他们,这个时候就不会迷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你把家庭调整好,父母兄关系调整好,不会产生怨气,都会齐心合力,融合,就会人和,所以孟子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首先是家和,所以中国讲家和万事兴,和了,才会形成和力,心情才能舒畅。夫妻关系也是,夫妻之间整天吵架,家庭能兴旺吗,不能兴旺,事业能有成吗,所以我们讲任何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女人,非常非常关键,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因素。一个女人如果跟在一个男人的后面整天不停地的叮叮当当,不停的找事,作,他能安心做事吗?在一个家庭里,一会婆婆媳妇,一会小姑子这样那样,这个家庭能安宁吗,这个家庭能安心做事吗,家和太重要了,所以亲亲,把家庭关系搞好很重要。父亲是轴心,很重要,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也起到主导作用,母亲的教育一般比较多变,喜欢折腾,最后还怪孩子,怨气丛生或撒手不管。父亲就比较沉稳,家庭教育的根本在父亲,母亲是关爱是协助是执行,这不是男尊女卑,这是天地给男女安排的属性责任是不一样的,父为乾,母为坤,父亲要能支撑,母亲要能承载,这叫各安其位,如果父亲不像父亲,母亲不像母亲,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那就乱了。各安其位,不是贬义,母亲在下位,父亲在上位,不是歧视,坤是非常重要,甚至有的情况比天重要,因为要承载要容纳,所以,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这就是中庸之道,不易谓之庸,男人做到不易,家庭就能保持平和不动荡。

“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体重。”眩是眼花了看不清东西了,道家讲五色令人目眩,这个世界是这么迷幻复杂,迷失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我们容易看不清东西,表象的东西在不断的更替,为什么古人心就定一些,客观上讲古人面对的现实世界简单一点。敬大臣,则不眩,就像尊贤,则不惑,是一样的。体群臣,则士之报体重。你体谅他们,他们才能体谅你,是互相的,士为知己者死,这就是体谅,懂他。子庶民,则百姓劝。把百姓都当孩子一样看待,老百姓怎么会不听你的话,怎么能不听你的调遣呢?怎么能不按照你的引导让他们和乐起来呢。来百工,则财用足。有那么多人做事,那么你的国家还缺少才用吗?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周制的分封天下是非常有道理,周不是中央集权。虽然分封天下,周天子在礼制上有个统辖权、总领权,不过多地干涉各诸侯国的内政,各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过后来也出现问题,可以读一下《中国政治史》,探寻中国制度变化。周朝刚刚出现的时候,各个地域内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是落后的而且是不平衡的,如果那个时候搞一个中央集权,像秦始皇那样统一管理的话是很困难的。周天子尊重不同地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进行分封,根据具体情况你去管理它,周朝制定大致的礼仪框架。当时的西周时代,中央集权用军事的力量来维系一个领袖天子的地位,但后来由于各诸侯国军事力量的发展,慢慢拥兵自重,最后使天子的位置受到影响。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对诸侯的关爱,给他自主,根据当地的情况去教化去开化,这样的话天下就顺。从修身开始到怀诸侯这也是一个道理。其书始言一理,中散爲万事,最后又归到一上。
《中庸》最后一句“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没有声音味道,没有象。五伦、九经、三达德,这都是象,就是展现出来的东西,中国人非常注重象。语言文字都蕴含着“象”。我们的文明产生之时,语言诞生,然后文字,然后历史,然后礼仪典章,这些后产生的。因此一个民族的礼仪典章和文化思维习俗,这些形态的源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关联。就这个问题曾经向一位语言专家求教过,他举例说法语和德语,德语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自循环系统,比较注重形而上,这种语言属性直接影响它的民族心理,所以德国的哲学家特别多。法国人的语言属于拉丁文,拉丁文擅长的是描述,是细腻地对现象的描述,注重感观上的体验。所以你去法国看,所见多为光怪陆离的,感官刺激的,绘画的建筑的风格皆是。而德国的建筑就显得沉闷,颜色上没有什么变化。回到中国文字,我们一直沿用象形文字,没有转化成拼音文字这个阶段,变化也只在一些简化上,稍微抽象一点。象形文字就是连贯的象,象灭象生,象背后是儒释道内在的哲理思想,通过象呈现。所以图像的研究是中国绘画研究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因此心和象的合一,象由心生,心又和天合,象又和自然承载统一,天、心、象也是三位一体,最后都成为一,天性和心性是合一的,情感和理性合一,自我和他人也是合一的。天地,简单的说就是我之外的东西,甚至包括我之外的人,天地、自然、他人,这也是一个合,所以末复合爲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这个道理放开来可以遍满天地四方,归纳的时候可以收藏在隐密的方寸之间。其味无穷,皆实学也。不要以为中庸之道精微就是虚的,朱子讲中庸也是实学也,实实在在的学,是从身心意,是从你的言谈举止中体现修行。善读者玩索而有德焉,则终身受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这就是中庸之道,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要反复的理解。经典玩味起来是非常有意思的,并不是枯燥的,慢慢深入你就知道它是非常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