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被阿里巴巴刷屏,一是与百联的新零售合作,二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照例评选年度十大突破科技,其中阿里巴巴竟占有2席。前者是电商的再次跃迁,后者引人关注之处并不在于十有其二,而在于让人发现隐藏在电商平台之后的科技阿里。

当然,在电商平台上起来的科技阿里更是中国科技产业在全球逆势而起的缩影。

居其二还是居其四?刷脸支付、强化学习、量子计算、基因测序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在业内的权威性不必多言,十大科技涵盖了刷脸支付、强化学习、基因疗法、细胞图谱、360度自拍、自动驾驶货车、太阳能光伏电池、量子计算机、治愈瘫痪、僵尸物联网。

阿里巴巴在刷脸支付、强化学习2个技术背后成为“主要研究者”。这几无争议,前者马云在2015年在汉诺威展上做了惊艳首秀,如今应用在支付宝上。后者在阿里云上有了广泛的应用——阿里云是阿里巴巴对外服务的技术平台,阿里内部验证成功的技术很快可以在更多的“创业版阿里巴巴”用到。

但也许是身处大洋东岸,对于西岸的细节未必能如看google那么如数家珍。又或者是媒体人并不够细心。因为,细细一看,事实上阿里巴巴还在量子计算、基因疗法领域有布局。

2015年,因为看好量子计算,中科院量子研究所和阿里巴巴成立联合实验室,立志追赶乃至赶超IBM们。非常有意思的是,量子通信以及量子计算领域,中国的研究者在大部分领域已经确立世界一流地位。《自然》杂志将其团队研究成果列入年度十大科技亮点。

而在基因领域,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和深圳华大基因成为铁搭档,双方有一个著名的“2020计划”,即在2020年实现2000元在20小时内完成一个人的基因测序。以此推动基因诊疗。最新的消息是,中国首个、全球第四个国家级基因库就是由华大基于阿里云搭建的全球最大生物信息数据中心。

那么,少说也是10个当中有4个!

 

涉及到科技制高点的“未来之争”中,阿里巴巴的介入价值不必多言

 

数量也许并不重要,但这些项目本身就足以让人惊叹阿里对科技领域的执着,因为,我们知道量子计算并不是一蹴而就之事,成功有可能,失败更常见。迄今为止,BAT乃至整个中国互联网业界,只有阿里对此进行了投入,一个科技公司在该领域的投入充满着难以言表的情愫:
 

中科院院士潘建伟对此是这么评价的:

“阿里巴巴集团的加盟,开创了我国民营企业在战略性高科技领域大规模研发投入的先河,将有助于建立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平台和人才队伍,打通创新性研究成果和技术高效应用的渠道,为我国在未来大数据时代的计算能力提升以及人才培养占据国际领先地位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和支撑。”

“如果没有阿里巴巴的及时加盟,担心再过5年可能就会落于人后。”


严肃的说,一个行业的布局时间窗口很可能就是短短几年,涉及到科技制高点的“未来之争”中,阿里巴巴的介入价值不必多言。

敏感的读者或许已经发现,以上,是我们认知当中的阿里巴巴吗?

是的,说出来可能你不信,科技公司才是阿里巴巴的究极体,电商是其表面的标签。对阿里巴巴的价值重估并不是现在开始的。有人早就说过,阿里并非电商,而是基于科技的电商技术平台,因此才能使其自信表达:平台上有可能诞生出“几千个京东”,也因此有了阿里云这样一个技术的苦行僧。

 

技术自信背后重塑的文化自信

 

从中国的公司史而言,阿里是个值得深入挖掘的个体。

与其说电商业务是阿里之母体,不如说电商是阿里在技术领域验证的第一个对象。一方面锻炼和验证了阿里巴巴的自有技术,另一方面,这又是难得的一个展示平台。而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马云提出的“五新”毫无疑问地宣告了其科技将帮助更多企业在其他领域完成技术验证——当科技应用于交通、应用于金融、应用于物流、应用于工业制造、应用于城市管理……

中国技术公司,要么自己并不涉足业务(也就难以了解客户之痛,沦为纸上谈兵),要么过度依赖于技术供应商(成为项目包工头)。加上欧美领先技术的合纵连横,缺乏发展周期的中国技术的“缺钙”是严重的。

可就是有阿里云这样的科技苦行僧,并不认命。而是搞出了自己的分布式系统“飞天”。阿里云资深总监曾有言(大意),如果在云计算、人工智能这样的汇聚新技术的时代集大成者领域缺乏自己的企业,就会失去对于整个产业链的中枢能力,那么多年用体力、资源拼命换来的制造业积累也会失去着力点,再次沦为全球产业当中的附庸。

事实上,从新能源汽车的弯道超车可能,到云计算对传统IT的升维优势,这里边确凿地有着百年难遇的机会。

前不久,《纽约时报》对中国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对欧美发起的挑战感到忧心忡忡,认为阿里、百度等企业的巨大投入和产出已经对巨头产生了挑战。此外,华人科学家在这些领域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中国科技公司吸引着大量的科技人员回国,形成了对美国学术界的巨大信心压力。

就在几天之前,从全球最著名的开源技术基金会Linux基金会传来消息,阿里巴巴成为该基金会的金牌会员,这是中国互联网公司中的首个,但必将不是唯一一个努力在全球重塑中国科技工程师影响力的公司。

技术背后是文化,技术自信背后是文化自信。

当然,这不是说“科技翻越”已经完成,并没有!笔者这一篇是为看到科技曙光而鼓与呼,更希望在完成翻越之后再有一篇文章记载之、颂扬之!

 

后记:

笔者深知科技深似海,在提笔前亦是思虑良久。以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不能确定阿里在这10大科技当中是否还有更多的隐藏项目——以阿里巴巴的战略谋局能力,我自当怀疑。